1893年,四川省合川县(今重庆市合川区)出生;
1913年起,先后在江安县立中学、合川福音堂小学、合川县立中学、四川省立第二女子师范学校任教 ;
1916年起,先后任《群报》《川报》记者、编辑、社长兼总编;
1919年,在成都投入“五·四”运动;
1921年,在泸州任永宁道尹公署教育科长,进行新教育试验;
1922年,加入少年中国学会;
1924年,在成都创办通俗教育馆;
1925年,在合川创办民生公司,从嘉陵江航线拓展至长江航线;
1927年,任四川江(北)、巴(县)、璧(山)、合(川)四县特组峡防团务局局长,大力推进嘉陵江三峡的乡村建设;
1929年,兼任川江航务管理处处长,维护内河航行权,使外国航运势力退出长江上游,挽救民族航运业;
1935年,任四川省建设厅厅长;
1938年,任国民政府交通部常务次长,负责指挥战时运输,为战时运输和后方的工业建设做出巨大贡献;
194O年,任全国粮食管理局局长,为解决战时前线和后方的粮食紧张局面做出重要贡献;
1944年,代表中国出席在美国纽约召开的国际通商会议;
1945-1948年,赴美国和加拿大订造新型江、海轮船,将民生公司的航线从长江延伸至我国沿海,直至东南亚各国和日本;
1949-195O年,指挥滞留香港的18艘轮船驶回大陆,为发展新中国航运事业做出杰出贡献;
195O年,当选为西南军政委员会委员;
1951年,增补为一届全国政协委员;
1952年,逝世。